內五科與骨科聯(lián)手治療一例“糖尿病足”患者
近日,內五科與骨科聯(lián)手,成功救治了一名“糖尿病足”的患者。
據了解,這名69歲的糖尿病患者,因“發(fā)現血糖升高10年,右足第一趾皮膚破潰3天”在內五科住院治療。來院時,患者第一趾末端趾腹發(fā)黑,有分泌物流出,右足腫脹明顯,右下肢皮溫高,右側足背動脈未觸及搏動,右脛后動脈搏動微弱,局部感染較重。
主治醫(yī)師趙麗娟,在充分評估了患者右足破潰情況后,第一時間為患者制定了局部清創(chuàng)、換藥、降血糖、抗感染及擴血管、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等治療方案。使患者足部感染逐漸得到控制。但患者右側脛前、脛后動脈重度狹窄,足部動脈閉塞,右足血供非常差;第一趾末端趾骨有壞死,保守治療創(chuàng)面愈合難度較大、且住院時間會很長。如何為病人選擇更好的,病人可以接受的治療方案,是擺在醫(yī)生面前的問題。
科主任吉淑敏反復斟酌并請骨科王清虎主任會診后,專家給予的建議是需要行截趾治療。但該患者高齡、存在嚴重腦血管病、冠心病等多種基礎疾病,手術風險極大;為了讓病人安全的度過圍手術期,兩個科室的醫(yī)護人員術前做了充分的準備,并對術中、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(fā)癥制定了全面的應對措施。單就手術截趾平面問題就商量了又商量,考慮了又考慮。截趾平面過高會導致患者行走功能受損,過低可能會導致切口不愈合,需二次手術等。王清虎主任憑著多年的臨床經驗及高超的技術,果斷的為患者做了近節(jié)趾骨離斷,并做了一期縫合,術后李海冰、趙麗娟兩位醫(yī)生嚴密觀察創(chuàng)面的變化情況,及時做出正確的處理,使患者的切口順利愈合,大大縮短了患者住院時間、降低了醫(yī)療費用,切口完全愈合出院。
這項工作雖然不大,但凝聚了兩個科室的智慧與技術,也體現了我院醫(yī)護人員團結、合作、奮進、求真的精神。相信,這僅是內五科與骨科合作治療糖尿病足的開始,通過兩個科室的共同努力,我院在該項領域會更上一層樓!